“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佛山要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展现新作为,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1月11日,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鲁毅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佛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奋力把广东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中走在前列,努力推动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在佛山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坚持“变与不变”中把握佛山特征
推动新时代佛山改革再出发
南方日报:佛山如何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抓,全面把握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
鲁毅: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按照省委的部署,扎实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刻在骨子里、融到血液中,作为解决佛山一切问题的“金钥匙”。
进入新时代,佛山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出新特征。当前,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没有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变了。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没有变,改革的任务和要求变了。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宗旨和初心没有变,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和方式变了。佛山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变与不变,以发展的眼光深入分析优势和短板,以全面的观点把握整体与局部,全面把握新时代佛山发展阶段性特征。
南方日报: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广东一切工作,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佛山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怎样保持改革发展的锐气?
鲁毅:当前,佛山面临“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考验,倒逼佛山奋发有为。改革是佛山最强大的发展动力、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最鲜明的城市特征。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佛山要在全市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大潮,继承和弘扬佛山改革创新精神,把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和佛山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始终按照先行一步、走在前列的要求,不断创新改革的思路和举措,推动新时代佛山改革再出发。
改革再创佛山发展新优势,首先是要强化全市统筹发展能力,切实增强全市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握指成拳、众行致远。佛山将研究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统筹解决全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稳步推进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区、镇街事权关系。
改革中,佛山还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成“数字政府”“智慧佛山”,重塑营商环境新优势。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贯彻新发展理念
南方日报:佛山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
鲁毅:佛山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8%左右,主要着眼于质的提高,把工作的聚焦点主要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
佛山将围绕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大抓重大载体和平台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显著增强佛山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制造业动能转换,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以“一环创新圈”规划建设引领创新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禅(城)南(海)顺(德)高端创新集聚区,把军民融合作为促进佛山产业整体优化升级的重要引擎,依托珠三角新干线机场高水平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依托佛山西站推动高铁经济带加快发展,并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全市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律,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以人为核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全面提升城市形态和功能品质,着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区整治提升,促进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不移走制造业城市生态文明创新之路。佛山以去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新起点,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发展模式根本转变。佛山将推动生态建设从“浅绿”到“深绿”,高水平建设“一环生态圈”,并坚持不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在文化领域,佛山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更具品质的文化导向型城市。佛山既传承了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又植根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要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南方日报: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佛山有哪些新举措?
鲁毅:佛山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足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健康、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有发展的美好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佛山的头等大事。未来,佛山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并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贡献佛山力量。
同时,佛山也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非户籍常住人口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和平台,坚持源头治理和机制建设并举,把佛山建设成为全国最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做改革的闯将、实干家和促进派
南方日报:佛山怎样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鲁毅: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一切工作,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把全市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全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佛山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确立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锻造一支政治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持之以恒正风反腐,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今年,佛山将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优化提升年”行动,强化党组织对各类基层组织的全面领导,探索建立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党建管理机制。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着力培养懂农业、懂金融、懂外贸的干部,发展储备年轻干部,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负责、勇于攻坚克难的干部撑腰鼓劲,全面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不移做改革的闯将、实干家和促进派,大胆试、大胆闯,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再创辉煌。
■实现新作为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
佛山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创新格局
岁末年初,佛山不断传来好消息:2017年,佛山全社会工业总产值超过2.5万亿元,工业投资、技改投资等多项关键指标攀上新高。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佛山实体经济不断前行的动力。
面向2018年,佛山正在围绕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创新格局。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介绍,佛山将规划建设一环创新圈,布局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南三产业合作区重大载体和平台,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组新数据
攻坚供给侧推动制造业变革
今年1月5日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透露,2017年,佛山工业生产持续加快,佛山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4万亿元,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将超过2.5万亿元。制造业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
在这一组新数据背后,佛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有效行动为制造业发展变革作出了有力支撑。
为企业降成本是佛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2017年,佛山积极打造全国制造业成本“洼地”,实施降低企业成本“佛十条”政策,全年帮助企业减负320亿元。
提升质量是佛山优化“供给侧”的又一抓手。2017年该市实施“以质取胜、技术标准、品牌带动”三大战略,新增联盟标准26项,累计98项,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共41项。
在一系列改革带动下,佛山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预计2017年佛山完成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1.7万亿元,增长达10%。民营工业对佛山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81.3%。
改革的红利,不断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2017年12月底,佛山企业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敲钟上市。在此前不久,另一家佛山企业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才刚刚登陆深交所。
佛山企业良好的经营管理业绩,给予了资本市场极大的信心。有统计显示,到2017年底,佛山上市企业群体创造了接近万亿元的市值。
一个新体系
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
2017年12月,国际首创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运方法及设备”全国唯一产业化载体正式落户佛山市南海区,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ERE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
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佛山传统优势行业不断转型升级,新产业、新经济也加快了发展脚步,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加速形成。
针对大批传统行业企业的转型需求,佛山全市坚持以技术改造、智能化等举措,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全产业链跃迁。2017年,佛山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39亿元,增长33.5%,居全省首位。
从产业结构来看,佛山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步履稳健、基础坚实。佛山市长朱伟透露,2017年,佛山先进制造业总产值达1.1万亿元,增长9.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6.2%。
面向未来,佛山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报告透露,佛山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推动量子通信、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加快发展。该市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扩大优质供给、积极培育新动能,需要坚实的创新资源支持。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173家,总量达2561家,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超过2.7%。
而在2018年,佛山将加快建设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力争实现国家级实验室和国内外一流高校培育引进零的突破。
一幅新蓝图
以一环创新圈集聚资源对接大湾区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紧密相连。当前,佛山正在进一步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这对佛山的创新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年1月,佛山宣布,将以该市一环沿线高端载体为节点,加快推进创新资源的战略布局和关键战略平台的建设,走“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科技创新圈。
佛山一环从交通动脉跃升为创新动脉,代表着整个城市创新资源的再次升级。该市计划,将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对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推动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在“一环创新圈”聚集融合。
围绕“一环创新圈”,佛山将布局建设一系列战略平台。以正在规划中的禅南顺高端创新集聚区为例,佛山将研究出台针对性政策,把禅南顺高端创新集聚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创新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增长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此外,佛山还将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南三产业合作区等的统筹规划建设。这些平台从不同领域,提升佛山制造业的供给质量。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为例,将发展金融服务、会展交易、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客运空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带动周边产业加快升级。在此基础上,佛山将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区域合作,加快构建具有更强国际竞争力和自主性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